1、需要:是人缺乏某种必需的东西时,在内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具有紧张感的主观状态。
2、需要的种类:(1)天然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2)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3)合理需要与不合理需要
1、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和主观原因,是个体活动的引发和维持的心理状态。
2、动机的表现形式:真实动机与伪装动机
3、动机是制约个体活动效率的重要因素:(1)个体活动效率的主观制约因素(2)动机因素比能力因素要重要
激励模式: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目标※需要满足或需要未满足※新的城要或需要调整
1、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的过程
2、激励理论的分类(1)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2)过程型激励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洛克的目标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3状态型激励理论:公平理论和挫折理论
二、内容型激励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1、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2、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3、需要层次论对五种基本需要的高、低两级区分
(二)对需要层次论的评价:1、主要的理论贡献
(1)对人类基本需要的层次等级结构的揭示
(2)对人类基本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过程的揭示(3)对人类基本需要中优势需要及其转移性规律的揭示2、局限性(1缺乏定量分析,在可信性和说服力上尚有缺欠。(2对“自我实现需要的明确出现”之前提的确立,其根据过于武断(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双因素的划分与各自构成:(1)满意因素:成就、赞赏、工作本身、责任、进步。(2)不满意因素:良好的公司政策与管理方式、良好的上级监督、工资、人际关系、工作条件
2、双因素的理论分析(重点)(1)双因素的性质。(2)双因素的作用(3双因素的需要结构(4双因素的非对应关系
3、对双因素论的评价(1)双因素论导致了工作设计的变革a、工作丰富化b、工作扩大化c、弹性工时(2)双因素论的不足a、怀疑双因素论的可信度b、怀疑双因素论的普遍性c、怀疑双因素论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