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自考报名学习一网通办!
今天是:2025/06/08 星期日 14:05
自考题库
自考课堂
自考教材
自考视频
联系我们:138888888888
距2025年6月报名时间还有 :
距2025年10月月考试时间还有:
自考学习
自考资讯
自考专业
自考答疑
自考热点
山东自考报名系统
自考成绩查询
自考成绩查询
自考成绩查询
各市自考
济南自考
济南自考
济南自考
济南自考
济南自考
济南自考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自考学习 >> 学习资料 >>
00163管理心理学【考点分析】第五章 需要、动机、激励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

00163管理心理学【考点分析】第五章  需要、动机、激励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

第五章  需要、动机、激励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

>  本章高频考点

学习要求:该模块的知识点的考核主要是以主观题为主,对于各章的高频考点的,必须熟记于

心,且基本能默写出来。

 

章节

重要考点

出题方式

历年考题

第一节

行为与动机

选择

1110选、1210选

第二节

需要

简答

1201简

第三节

激励理论

选择、论述、简答、案例

1201选、1210论、1301简、1301案

历年真题中,0804选、1004简、1110论等符号代表该知识点在历年考题中出现的频率及出题方式。0804选 代表该考点在2008年04月考期中出过单项或多项选择等低分值题,1004简、1110论分别代表2010年04月考期 出过简答、2011年10月考期出过论述题等高分值题。

一、 行为与动机  P119

1.行为的概念:人类行为从广义来说是由客观刺激过人内部的心理活动而引起的反应

(含心理反应外部动作反应)。从狭义来看仅指外显性  行为活动动作  操作方 式。

2.行为的模型:

(1)    极端行为主义型:S→R     S:  刺激; R:   反应;

(2) 托尔曼  新行为主义模型: B=f(A·S)B:              S:   刺激; A:  遗传、年龄特

征和经验。

(3) 勒温  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B=f(P·E)            P:  个体的个性

(包括性格、气质、需要、动机、价值观等) E:  个体所处的组织环境(包括担

角色,所处的组织或团体的气氛、规章制度、文化等);

(4) 综合: S (刺激)  0(个体) →R (反应)

3.人类行为的特点:(1)自觉性与主动性;  (2)因果性;(3)且的性;(4)稳定性与可塑 性;(5)个别差异 共同性 (1110多选)

4.动机的含:动机是指 维持个体的 ,并使活动朝向某一 目标的内部心理

过程内部动力 (1110单)

5. 活动的目的:活动的目的即指人的行为所要达到方向目标预期结果

 

二、 目标设置与目标管理

1.目标应具备的属①目标的具体性②员工对目标设置参与③目标实施过

程的及时反馈性④目标的竞争性⑤目标的困难性⑥目标的可接受性

2.现代目标管理的属性:①目标的清晰性战略性 体性系统性 (子、母目标

系统)、③层次性调一致性 科学性创造性等属性。  (1210多)


3.目标管理中,会影响目标与绩效的关系的因素: ①目标承诺适当的自我效能感; 受民族文化的影响

 

三、需 P123(120  )与激励

1.需要的概念: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 满足维持个体与社会

生存、发展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通常以缺乏感丰富感被人们体验。

2.需要具体特征:

(1)需要内容与对象的多样性复杂性

(2)需要与个体生存发展的相关性

(3)人类需要的共性个别差异性

(4)人类需要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3.激励的含义:激励是指激发鼓励  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是一种 动力手段,也是一种管理方法,对人的行为起加强 推动作用,并且引导人 的行为导向目标

4.需要、激励与管理策略: 从对激励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未满足的需要是激励 开端,而需要的满足则是激励过程的完成。可见,  是人类行为的出发点、基 础和动力源泉 与动机是同义词,是行为的动力系统管理  是控制  的动力系统及人的行为的  策略。三者在人类的行为  活动中统一起来, 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5.激励的原则

(1)把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结合起来。(2)因人而异的原则。(3) 幅度大小适宜原则。 (4)公平性效益结合的原则。       (5)奖励的导向性原则。

 

 、激励理论  P127

1.内容型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把需要作为研的基础,着重研究激发动机的因

素即人的需要 、类型、   及其动力作用的理论。

2.主要理论

(1)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  开创者1943年在《调动人的积极

性的理论》 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要的层次理论 (1201单)

(2)  耶鲁大学的教授奥德弗   ”(ERG) 需要理论   P129

ERG 理论对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作了修正,  学者余凯成 (2001)总结了ERG 理论 的三大规律:

 愿望加强律: 各个层次的需要得到的满足越少则满足这种需要的渴望就越大

②满足前进律: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越多的满足则该需要的重要性就越差满足

高层次需要的渴望就越大


 受挫回归律:当较高层次的需受到挫折,得不到满足时,人们就会退而求其次

较低层次的需要渴求就越大

(3) 赫茨伯格  双因素理论P129-P130(1301 单、 1201)

(4)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领会)P130-P132(1301 单、1201单)

麦克莱兰将人的高级需要分为权力需要归属需要成就需要,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 3.过程型激励理论: 着重对行为目标的选择 (即动机的形成的过程) 进行研究

主要理论有:

(1)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人们采取某项行动的动力或激励力取决于其行动结果 值评价预期达成该结果可能性的估计 (1301)  M=f(E·V)

(2) 豪斯的综合激励理论  P133

激励力量=工作任务的内在激励+工作任务完成的激励+任务完成成果的奖酬激励 M=Vit+Eia(Via+Z        Eej·Vej)i=1

(3)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应用)  P135-P136       (1301案例)

公平理论是由美国学者亚当斯在综合有关分配的公平概念与认知失调的基础上,于20 世纪60年代提出来。

4.行为矫正理论—条件反射的强化理论 P136-P138

(1)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人的行为只是对外部环境刺激所作的反应只要创造和改变

外部的操作条件,人的行为就会随之改变。(1201单)

(2)强化管理的实际应用,关键在于如何使强化机制有效协调运转并产生整体效应。

应注意:  (1210论、1301简、论述题适当展开)

①应以正强化方式为主 采用负强化(尤其是惩罚)手段要慎重③注意强化的

时效性。④因人制宜采用不同的强化方式。利用信息反馈增强强化的效果

 

>   考点拾搬

4  学习要求:该模块的知识点考核主要是以客观题为主,因此我们只需要对其有印象即可,在

择中能将其正确选择

1.20世纪60年代, 爱德温·洛克 目标设置理论

2.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20世纪50-60年代先后出版 《管理的实践》、《管理效果》、  

《有效的管理者》 等著作,提出了目标管理概念。

3. 是条件反射理论的核心概念

4.强化的基本方式与  正强化负强化   消退

5.   是指某个刺激  有机体某种行为反应之间联系的增强作用减弱作用

6.强化的公式如下:刺激 (S)-    反应(R)- 奖惩(正负强化)-导致行为的增强或减弱



点赞(0) 打赏
山东自考工具
自考报名系统
自考成绩查询
自考助学报名入口
热点资讯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部
关于我们- 公示公告- 法律声明- 规章制度- 法规政策- 联系我们
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 打击利用恶意投诉非法牟利自律公约 | 网络诚信自律承诺书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互联网信息服务投诉 | 山东自考通网投诉:010-86200101
鲁ICP备2025139970号| ICP备案 | 鲁公网安备11010802043785号 版权所有: 鲁润(山东)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 2028 HX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