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概论考前重点串讲山东自考备考2025年10月管理心理学第二章
第二章 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的发展
一、早期文明的管理 P62:
1.早期文明国家(古巴比伦、埃及、罗马、中国)的管理实例:
古希腊代表人物:(1)苏格拉底提出了管理的普遍性原理;(2)亚里士多德指出了管理家庭和管理国
家的相似之处;(3)柏拉图提出了以奴隶制为基础的“理想城邦”。(4)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人性
观问题。
中国古代代表:(1)孔子:“性相近,习相远”;(2)孟子的“性善说”;(3)荀子:“人之初,
性本善”;韩非子:“凡之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的自然人性论。管
子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汉代董仲舒的“德主刑辅、礼法并用”思想。
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红红楼梦》、《三国演绎》
二、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 P64:
1.亚当·斯密:提出劳动分工产生经济优势的学说;欧文:比较注重人的思想;巴贝奇:重技术;
尤尔:三个原则或系统(机械系统、道德系统、商业系统);迪潘:法国工业教育的先行者。麦卡拉
姆:改革与管理思想;普尔:三条原则:组织原则、沟通原则和信息原则。
三、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 P66:
1.泰勒等人的“科学管理理论”:(1)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时间和动作的研究。②任务管理。
③职能化的组织原理。(2)四大管理原则:①搜集、分析、整理企业所有的经验数据,总结经验,
编制规则,完善科学的工作方法,来替代传统的单凭经验的方法;②科学地选择并教育、训练和培
养工人;③培养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合作精神,;④在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进行明确的、适当的分工,
以保证管理任务的完成。(3)泰勒的理论的局限性:①其理论基础是经济人假设的人性观;②其
采用的是机械的管理模式,忽视了人的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③劳资关系的协调缺乏社会基础与规
律;④其工人观是错误的,他认为工人不能也不必参与管理。(4)其他有突出贡献:①亨利·甘
特的计件工资制和甘特图等;②吉尔布雷斯夫妇:建立了整套计划和控制技术。③库克:对市政和
大学行政进行了科学管理研究。④哈林顿·埃莫森的12项效率原则。
2.法约尔的管理理论:法约尔与泰勒并驾齐驱科学管理里理论的创始人;其“一般管理理论”已成
为管理学中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被后人尊称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3 / 21
(1)基本理论:法约尔首先确定在所有工业企业中包括六大类企业经营活动:①技术;②商业;③
财务;④保养与安全;⑤会计;⑥管理(最重要活动)。法约尔认为企业经营中的管理活动是最重
要的职能之一;认为企业经营中的管理活动职能都是由五种因素组成的:①计划(最重要因素)②
组织 ③指挥 ④协调 ⑤控制。为了有效地进行管理,法约尔还提出了14条管理原则。法约尔还认
为管理人员应具有身体条件、智力条件、精神方面、受教育方面、知识方面和经验方面相应的品质。
(2)法约尔管理理论的特点:①管理是六大职能要素之一;②组织与管理关系密切; ③特别强调
管理的重要性
3.韦伯的组织理论——官僚模型 P69:
(1)韦伯提出行政组织体系结构主要分为三层(即高层、中层与基层管理)
(2)官僚模型的主要管理理念有:①明确的职能分工;②明确的等级制度、职位阶层;③明确的法
律与规章条例;④不讲人情,排除感情干扰;⑤组织职务按标准(专业训练与技术能力)选拔聘任,
支薪用人;⑥规范书面文件,处理业务;⑦资源控制,提高效率。集中表现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
织理论》一书中。主要著作还有:《新教理论和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学论文
集》。韦伯被人们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4.厄威克和古利克的管理原则:
(1)威克提出了八大原则:目标原则、相符原则、职责原则、组织阶层原则、控制广度原则、专业
化原则、协调原则、明确性原则。
(2)厄威克和古利克的七职能论: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四、早期工业心理学的诞生 P70:
1.雨果·闵斯特伯格是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
2.沃尔·迪尔·斯科特是工商心理学的开创者,把心理学知识运用于工商业中,特别是在人事管理
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管理心理学的产生 P70-P72:
1.人际关系理论(也称行为科学学派)出现,标志了管理心理学的萌芽。人际系理论的创始人是诶
尔顿·梅奥和他的助手费里茨·罗特里斯伯格。
2.霍桑实验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24-1927年进行的工作物理环境实验,这是霍桑实验的先导。
第二阶段是1927-1932年进行的职工福利措施实验。第三阶段是1928-1930年进行的态度和意见调查。
第四阶段是1930-1932年进行的团体行为(绕线室)的观察研究。
3.霍桑效应:霍桑实验表明,影响生产效率的主要原因是情绪、动机、人际关系等心理因素。
六、管理心理学的形成 P72:
1.人际关系理论的要点:社会人假设代替经济人假设,协调人际关系的管理职能,“非正式团体”
的作用,新型的领导与民主管理体制。
七、现代管理科学理论 P73:
1.现代“管理科学”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
论学派、系统工程学派等。
2.特点:(1)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是运筹学;(2)现代“管理科学”的特点是系统分析;(3)
现代“管理科学”的灵魂是决策论。
八、西方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的提出及其内容要点 P76:
1.各个理论的具体概念理解(识记)
2.不同人性假设与不同管理理论之间的关系:
4 / 21
表2-1 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年代 人性观 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 管理措施
管理重点 管理职能 管理措施 管理体制
20 世纪 20 年
代 经济人假设 X 理论 泰勒、韦伯、
法约尔
以工作任务
为中心
传统管理职
能
外部奖惩(胡
萝卜加大棒)
专制集权领
导体制
20 世纪 30 年
代 社会人假设 人际关系
理论 梅奥等 以人为中心 人际关系协
调职能
集体奖励方
式
新型民主参
与、沟通的
领导体制
20 世纪 40-50
年代
自我实现人
假设 Y 理论 马斯洛
以环境与人
实质是以人
为中心
设计环境与
采访的职能
强调内部奖
励与成就动
机
新型民主参
与决策的领
导体制
20 世纪 60-70
年代 复杂人假设 超 Y 理论 摩尔斯与洛
斯奇
奖励措施的权变、管理方法的权变、组织结构的权变、领
导体制的权变
13、对西方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的评价 P77-P78
经济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 自动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
①人看成是非理性
的
①思想方法进步,但没改变
雇佣关系
①重视人的价值和创造
能力 ①因人而异与灵活多变的管理
②否认了职工的主
人翁精神
②其参与管理与我国民主
管理相似
②自我实现人假设的基
础缺乏科学依据
强调了个性,忽视了团队精神与组织气
氛在管理中的作用,不利于规章制度的
建立
③X 管理理论含有
科学管理的成分 过于偏重非正式团体
③对现代企业管理有参考
和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