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00163管理心理学复习精要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绪论
本章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处于次要地位。从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为主。
第一节 管理与心理
一、管理的概述
1 管理的概念
管理与人类劳动、群体活动、社会活动同步,是人类协作劳动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方式。管理是组织与团体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了解各类管理的概念。
2 管理对象
主要指采购、生产、营销、人事、财务、研究与发展等关键职能部门在内的企业的生产活动与经营活动。
3 管理的职能
管理者应该做什么?
总职能:指一切单位或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传统职能以及信息、决策、激励、研究与发展、变革与创新等现代职能,使他人同自己一道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具体职能:传统职能和现代职能
【例题】关于管理的职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管理职能可以划分为传统职能和现代职能两类
B 管理的传统职能包括了计划、组织、指挥、激励、发展与创新
C激励,指从指挥职能独立出来的,激发动机与调动下属和员工积极性的职能
D组织,指通过特定的组织机构与组织形式、组织管理原则与方法,完成组织活动任务的过程
答案:B
解析:ACD说法均正确,B答案中管理的传统职能不包含激励和发展与创新,这两者是现代职能的范畴
4 管理的目的
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完成企业的各项目标与任务,取得最好的效率与效益,并维持企业、组织和成员持续、稳定的发展。
5 实现管理目标应遵循的客观与心理规律
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生产活动、经营活动和行政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及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二、心理的概述
心理学、心理过程、个性(人格)
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活动,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范围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两方面。心理过程即心理活动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动态的反映过程。个性是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的、人的心理特征的总合。
三、心理与管理的关系
1 人本管理与人的心理
人本管理涉及以下内容:(1)管理应以尊重人、关心人、关爱人与人的生命、改善与提高人的生活工作质量为出发点;(2)管理应强调弘扬人性、给人以尊严,尊重人的人格,维护人的健康与和谐生存、发展的权力,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与主观能动性作用;(3)管理要提倡开发人的潜能、创造与体现人的价值、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4)管理要实现人员、企业、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并实现提高生产效率与效益,改善与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目标。
以下为“知识点测评题1:有效管理的心理依据与原则”覆盖的讲义范围:
{2 有效管理的心理依据与原则
(1)社会认知原则
(2)心向一致原则
(3)心理动力性原则
(4)信息沟通原则
(5)人际关系协调原则
(6)心理健康与平衡协调原则}
讲完此处,弹出知识点测评题1:有效管理的心理依据与原则。
第二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1 什么是管理心理学
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地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并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效益和促进组织发展的一门科学。
2 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研究对象特点:(1)研究对象主要是企业与行政管理的内部结构系统;(2)企业与行政管理的内部社会心理系统(主要是指企业内环境因素中的个体、团体、组织与领导系统);(3)与工程心理学相比较,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是更纯粹的人的因素。
二、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与范围
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包括的内容与范围有: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影响企业与行政组织的劳动生产和管理效率、效益的个体心理、团体心理、组织心理、领导心理等。
结合本书,管理心理学内容体系为:(1)总论(2)个体心理(3)团体心理与行为(4)组织心理与行为(5)领导心理与行为
三、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 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以社会性为主的一门带有理论性的应用心理学科,多学科交叉的、多层次性的边缘性学科。
(1)理论性与科学性。(2)多学科交叉性与综合性。(3)多层次性与系统性。
2 管理心理学与主要相关学科的关系
(1)管理心理学与工业心理学的关系
工业心理学迅速发展,除了研究“人与事”、“人与机器”,还研究了“人与人”的配合关系问题,这就是后来工业社会心理的问题。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导致了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萌芽,工业社会心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后来的组织管理心理学或组织行为学。
第三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管理心理学应用服务的两个重要目的
首要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另一重要目的是对职工进行管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强化企业的组织文化建设、企业形象建设、社会心理气氛建设,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推动社会政治文明与生态环境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重视研究个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 ;(2)重视研究团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3)重视研究组织心理与管理的关系;(4)重视研究领导心理与管理的关系
第四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程序的公开性、变量的控制与确定性、收集数据资料的客观性、方法设计与结果发现的再现性、方法的系统性,以及能达到解释说明、预见预测、控制调节行为的目的。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 客观性原则;2 发展性原则;3 系统性原则;4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5 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二、管理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 实验法
实验方法就是改变情境中的一些变量(自变量)来引发另一些变量(因变量)的改变,分为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是研究者在特定的管理行为环境中寻求激发主体行为反应的方法,实验控制比较困难,场景非常真实;
实验室实验是在实验室控制的条件下激发研究人的行为特点的研究方法。
管理心理学中,实验方法多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在自然条件下,严格控制影响心理活动的因素(自变量),使无关变量尽量排除,从而说明在何种条件下影响因素能激发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和积极性(因变量)。
2 观察法
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不进行人为的干预,研究者客观地对企业与行政活动中发生的管理心理现象和行为活动进行考察、记录与研究的方法。
优点:使用方便,能获得第一手资料。缺点:自然环境难以复原,难以重复观察,较难检验和证实,只能等待现象和行为出现;自然环境中无关因素较多,进行精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教困难;研究者主观效应影响较大。
3 问卷法和测验法
使用一定测量工具(问卷调查表、心理测验量表),通过书面形式,进行企业和行政管理的个体心理或团体心理研究的方法。问卷编制较为简单,测验编制复杂。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工具必须考虑:信度、效度、常模、指导语、施测程序和评分标准。
4 个案研究法
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研究方法,是对某个典型个人、团体或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进行连续、深入、具体的调查,从而研究其心理活动发展变化整个过程的一般规律的研究方法。如对一个典型企业或者管理者的研究,要注意:案例的代表性、要有普遍意义,实事求是,具体分析,并需要多种方法配合进行。
5 宏观和微观环境结合分析法
企业中社会心理活动规律,同时受到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影响,必须采用微观和宏观环境相结合的方法。从个人、团体、组织到社会等,环境系统不断扩大。
6 经验总结法
总结企业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用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加以概括,有利于揭示管理过程的社会心理规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