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历史作用以及失败的原因、教训?备考山东自考2025年10月 15043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历史作用以及失败的原因、教训?
答:性质: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当时,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内忧外患一起袭来,面对统治危机,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的洋务派进行了一系列“自救”活动。
历史作用/意义:
(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3)传播了新知识,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教训: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维护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学习西方发展一些近代企业,目的是要维持行将毁灭的清朝封建统治。然而新的生产力与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是不能相容的,洋务派只注重西法练兵和办企业,而不去改变落后的政治制度,只是在封建制度的母体上,嫁接西方近代生产技术的枝丫,其结果只可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进程日益发展的情况下,洋务派官员越是积极引进西方的“船坚炮利”,也就越加深了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西方列强表面上积极扶持洋务派,实际上是要以此为手段,巩固并扩大其在华特权,达到控制和操纵清廷的目的。洋务派仰仗西方列强来达到“求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办的新式企业在管理方面仍采取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使洋务企业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完全由官方控制,经营不讲效益,造出的武器不少质量优劣。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的管理,也是清政府“专派人员,用人理财悉听调度”,商人没有发言权。企业内部官僚化、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现象十分严重。此外,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又多方阻挠,“一闻修建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
中日甲午战争中,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