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自考报名学习一网通办!
今天是:2025/06/08 星期日 14:05
自考题库
自考课堂
自考教材
自考视频
联系我们:138888888888
距2025年6月报名时间还有 :
距2025年10月月考试时间还有:
自考学习
自考资讯
自考专业
自考答疑
自考热点
山东自考报名系统
自考成绩查询
自考成绩查询
自考成绩查询
各市自考
济南自考
济南自考
济南自考
济南自考
济南自考
济南自考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自考学习 >> 历年真题 >>
备考2025年10月山东自考00163管理心理学2008年01月真题及答案

备考2025年10月山东自考00163管理心理学2008年01月真题及答案

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管理心理学   试卷

(课程代码  0163)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来选均无分。

1.现代理学越认识,生产力素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最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管理的核心是          

  A.物    B.资金    C.科技    D.

2.在心理学研究历史霍桑实验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        

  A科学技术的因素    B.群体规范的因素

  C.目标管理的因素    D. 人际系的因素

3.提出雇主和工人双方协调和合作有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实行科学理以提高企业的劳动产率的是        

  A.亚当·斯密    B.泰罗    C. 巴贝奇    D. 罗特利斯博格

4.按照“社会人”的假,在动人的生产积极性上起着决定性作用的        

  A.良好的人际关系    B.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

  C正式群体          D. 物质刺激

5.从人的心理特性来研究人的个性的理论被称为    【    】

  A.社会学习论    B.心理分析论    C. 特质论   D.个性类型论

6. 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被称为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经验

7.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素不包括        

  A.过去的经验        B.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C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D.对象的组合

8我们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清晰明显的知觉,于这一特征或品质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或品质的知觉这被                

  A优先效应    B.晕轮效应    C. 因效应  D.定型效应

9表现为对自己身体、外貌、衣着、风度、所有物等的认识,为常常美观为追求身体的外、物质欲望的满足、维持家庭的利益等称为          

  A.社会自    B.心理自我    C.物质    D.精神自我

10.阿尔波特及其同事尝试将价值观分为六种,其中强凋人与人之例的爱和信任的是    

  A.唯美的    B.宗教的    C.政治的    D.会的

11. 1961年提出“态度变化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        

  A.勒温    B.费斯汀格    C.墨菲D凯尔曼

12.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的观点,于人的高级需要的是        

  A.尊重需要   B.生理需要    C.安全需受   D.交往需要

13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体现了社会要求的        

  A.利益分配均化倾向    B.利益分配绝对化倾向

  C利益分配模糊化倾向    D. 利益分合理化

14在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非正式群体的分类中,主张依据非正式群体与组织是否保持良好关系为主线来分类的学者           

  A.道尔顿    B.里维斯    C.塞利    D莫雷诺

15正式群体的主要功能是           

  A.完成组织任务和协调人群关系

  B.完成组织任务满足成员的各种心理需要

  C.协凋人群关系以及影响改变个人的观念行为

  D.满足成员的种心理需要和协调人群关系

1 6.已知a群体:强凝聚力积极诱导;b群体:弱凝聚力积极诱导;c群体:弱凝聚力消极诱导;d群体:强凝聚力消极诱导。其按照生产效率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        

  A.abcd    B.adbc    C. bacd   D.abdc

17.冲突的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其中阶段II        

  A. 认知个性化   B.潜在的对立或不一致

  C.行为意向       D. 结果

18.从管理的角度看,平行沟通得较好效果的条件是        

  A. 上级的支持     B. 上级的知识和支持并存时

  C.级的知识     D.上级正式规定并制度化后

19.20世纪40年代开展“群体动力学”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    】

  A.贝尔斯    B.伯思    C.勒温    D.西格尔

20.一个真正有作为的领导者,应该           

  A.具有正式领导者的功能    B.具有正式领导者与非正式领导者的功能

  C.具有非正式领导者功能    D.具有正式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功能

21.领导有效性的品质理论中的传统品质理论的缺陷是    【    】

  A.将有效领导者与某些品质特征相联系

  B.从动态的角度研究领导者的品质特

  C.遗传决定论,忽视教育、环境的作用

  D.从领导者的行为方式来探索成功的领导模式

22.提出“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观点的是美国著名的决策研究专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    】

  A.麦克利兰    B.吉伯    C.布莱克    D.西蒙

23.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的是    【    】

  A.过程管理    B.制度管理    C.人员管理    D.目标管理

24.组织设计的核心是    【    】

  A.形象设计    B.人员设计    C.结构设计    D.功能

25日本组织文化的显著特色是        

  A.以人为中心    B.家族主义    C.和魂洋才    D.软硬结合

26.根据组织形象的层次,可以将组织形象识别相应地分为    【    】

  A.组织理念识别系统、组织行为识别系统、组织视觉识别系统

  B.组织形象定位系统、组织行为识别系统、组织视觉识别系统

  C.组织理念识别系统、组织形象定位系统、组织视觉识别系统

  D.组织理念识别系统、组织行为识别系统、组织形象定位系统

27.绩效考核的总方针、总原则是        

  A.客观公正    B.民主公开    C.严格认真    D.实事求是

28.考核者不加批判地接受别人的语言、行为、表现或其他事物,而迅速改变自己对被考核者的评价意见或看法,从而引起的考核误差被称为          

  A.晕轮效应偏差  B.暗示性偏差    C.对照效应偏差    D.首因偏差

29.不属于组织变革中的心理原因造成的阻力是    【    】

  A.因变革破坏一些人的职业认同感    

  B.因变革的后果未知使人们对变革前途产生怀疑和担心

  C.因变革引起对个人经济收入影响

  D.因变革引起一些人地位和职权的变化影响他们的既得利益

30.组织变革的第三阶段是    【    】

  A.再冻结    B.变革    C.解冻    D.发现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有    【    】

  A.心理技术学      B.霍桑实验    C.群体动力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E.需要层次理论

32.自我管理的内容主要有    【    】

  A.自我形象管理    B.自我思想管理    C.自我心理管理

  D.自我行为管理    E.自我态度管理

33.管理学家道尔顿以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问的关系为依据,将非正式群体分为【    】

  A.垂直型    B.保守型    C.平行型

  D.策略型    E. 随意型

34. 在管理中采用高耸的还是扁平的组织结构,应考虑的因素有        

  A.管理者的素质状况        B.工作任务的相似程度    C.工作岗位的接近程度

  D.职工的经验和思想水平    E.工作任务需要协调的程度

35.实行组织变革的方式有    【    】

  A.人员导向型    B.组织导向型    C.技术导向型

  D.环境导向型    E.系统导向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25分)

36.简述性格的应用必须重视的几个方面。

37.简述如何利用非正式群体的积极素。

38.简述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39简述按照传统组织理论构建的科层制度的上要缺点

40.克服考核的心理偏差的措施有哪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20分)

41.试述在管理实践中处理群体冲突的策略。

42.联系管理实际论述如何进行组织结构设计。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43.案例:来乔特(1962年)做过一个实验,他用一个黑色的长方形A和一个灰色的长方形B,

  先使A沿着直线移动,一直触及B后停止A的移动,然后B开始移动,逐渐离开A。实验

  者操纵A与B的移动速度,使两者作不同的变化,这时被试者也随之作不同的归因。若A

  移向B的速度大于B离开A的速度,被试者将之归因于B的离开是受到A的影响;反过来,若A移向B的速度小于B离开A的速度,则被试者归因为B的移动是一种逃避行为,是B出于对A的恐惧

  结合案例回答:

  (1)被试者的归因偏差类型是什么?

  (2)常见的归因偏差还有哪些?

  (3)联系管理实际谈谈如何在管理中克服归因偏差。


00163管理心理学2008年01月真题及答案

点赞(0) 打赏
山东自考工具
自考报名系统
自考成绩查询
自考助学报名入口
热点资讯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部
关于我们- 公示公告- 法律声明- 规章制度- 法规政策- 联系我们
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 打击利用恶意投诉非法牟利自律公约 | 网络诚信自律承诺书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互联网信息服务投诉 | 山东自考通网投诉:010-86200101
鲁ICP备2025139970号| ICP备案 | 鲁公网安备11010802043785号 版权所有: 鲁润(山东)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 2028 HX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