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考00163管理心理学2010年01月真题及答案【带解析】
1、【单选题】心理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 普通心理学
B: 管理心理学
C: 工程心理学
D: 社会心理
00163 管理心理学 2010 年 1 月真题
学
答案:A
解析:心理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普通心理学。
2、【单选题】勒温创立的群体动力理论被称为
A: “场”理论
B: “人群关系”理论
C: “需要”理论
D: “人—机”理论
答案:A
解析:勒温创立的群体动力理论被称为“场”理论。
3、【单选题】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这
是
A: “社会人”假设
B: “经济人”假设
C: “自我实现人”假设
D: “复杂人”假设
答案:B
解析: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这是
“经济人”假设。
4、【单选题】产生于 18 世纪下半期,其主要代表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管理理论
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
A: 早期管理理论
B: 传统管理理论
公众号:众智专业课复习资料,后续更新/必过押题、网课资料联系微信:1856753
C: 科学管理理论
D: 行为科学理论
答案:A
解析:产生于 18 世纪下半期,其主要代表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管理理论在古
典管理理论中属于早期管理理论。
5、【单选题】在个性理论中,以荣格和麦迪为代表人物的理论是
A: 社会学习理论
B: 心理分析论
C: 特质论
D: 个性类型论
答案:D
解析:在个性理论中,以荣格和麦迪为代表人物的理论是个性类型论。
6、【单选题】对待劳动、工作、学习,有人勤奋有人懒惰,有人认真有人马虎,这是性格的
A: 意志特征
B: 情绪特征
C: 态度特征
D: 理智特征
答案:C
解析:对待劳动、工作、学习,有人勤奋有人懒惰,有人认真有人马虎,这是性格的态度
特征。
7、【单选题】从知觉的对象来看,可以把知觉划分为
A: 人际知觉和角色知觉
B: 对物的知觉和对人的知觉
C: 对个人的知觉和人际知觉
D: 对物的知觉和角色知觉
答案:B
解析:<p><p>从知觉的对象来看,可以把知觉划分为对物的知觉和对人的知觉。
<br></p><br></p>
8、【单选题】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
A: 凯利
B: 韦纳
C: 海德
D: 阿希
答案:C
解析:<p>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是海德。<br>1958 年,海德(Fritz
Heider)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从通俗心理学(Naivepsychology)的角度
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海德认为人
有二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而要
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因此海德指出,每个人(不只是
心理学家)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p>
9、【单选题】在态度改变的各种类型中,不改变原有态度的方向,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被
称为
A: 一致性改变
B: 不一致性改变
C: 同化改变
D: 异化改变
答案:A
解析:在态度改变的各种类型中,不改变原有态度的方向,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被称为
一致性改变。
10、【单选题】态度参与改变理论的提出者是
A: 勒温
B: 巴普洛夫
C: 费斯汀格
D: 墨菲
答案:A
解析:态度参与改变理论的提出者是勒温。
11、【单选题】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主观原因是
A: 需要
B: 动机
C: 兴趣
D: 信念
答案:B
解析: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主观原因是动机。
12、【单选题】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
A: 由生理需要决定的
B: 由优势需要决定的
C: 由安全需要决定的
D: 由社交需要决定的
答案:B
解析: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
13、【单选题】二人或二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特定目标,彼此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一
个整体是
A: 群体
B: 集体
C: 组织
D: 工作团队
答案:A
解析:二人或二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特定目标,彼此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
是群体。
14、【单选题】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心理因素与
A: 文化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政治因素
D: 环境因素
答案:D
解析: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心理因素与环境因素。
15、【单选题】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在行为上与其他人保持一致,但内心坚持自己的个人
意见之现象称为
A: 模仿
B: 从众
C: 暗示
D: 顺从
答案:D
解析: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在行为上与其他人保持一致,但内心坚持自己的个人意见之
现象称为顺从。
16、【单选题】如果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一致性程度高,但是群体的凝聚力弱,那么它对
生产效率的影响是( )。
A: 降低
B: 提高
C: 不明显
D: 显著降低
答案:B
解析:如果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一致性程度高,但是群体的凝聚力弱,那么它对生产效
率的影响是提高。
17、【单选题】在信息沟通的流程中,发出信息的主体称为
A: 活动源
B: 交流源
C: 接收源
D: 信息源
答案:D
解析:在信息沟通的流程中,发出信息的主体称为信息源。
18、【单选题】在群体或组织中,信息的自上而下的沟通叫做
A: 平行沟通
B: 垂直沟通
C: 上行沟通
D: 下行沟通
答案:D
解析:在群体或组织中,信息的自上而下的沟通叫做下行沟通。
19、【单选题】人际关系的首要和根本的特征是
A: 社会性
B: 自然性
C: 情感性
D: 复杂性
答案:A
解析:人际关系的首要和根本的特征是社会性。
20、【单选题】在群体成员人际关系的研究中,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创立的人际关
系参照测量法,测量的对象是
A: 人际交往的频率
B: 人际交往的动机
C: 人际交往的方向
D: 人际交往的层次
答案:B
解析:在群体成员人际关系的研究中,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创立的人际关系参照
测量法,测量的对象是人际交往的动机。
21、【单选题】主要指有效领导者要有一定数量的品质与特征的理论为
A: 领导有效性的行为理论
B: 领导有效性的情景理论
C: 领导有效性的品质理论
D: 生命周期理论
答案:C
解析:主要指有效领导者要有一定数量的品质与特征的理论为领导有效性的品质理论。
22、【单选题】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现代领导者应该实行
A: 经验性决策
B: 科学性决策
C: 主观性决策
D: 客观性决策
答案:B
解析: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现代领导者应该实行科学性决策。
23、【单选题】小型企业不大适用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 直线式组织结构
B: 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
C: 参谋式组织结构
D: 参谋职能式组织结构
答案:B
解析:小型企业不大适用的组织结构形式是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
24、【单选题】组织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组织设计阶段,应变组织设计阶段和
A: 系统组织设计阶段
B: 创新组织设计阶段
C: 现代组织设计阶段
D: 规范组织设计阶段
答案:C
解析:组织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组织设计阶段,应变组织设计阶段和现代组
织设计阶段。
25、【单选题】组织文化的凝聚作用主要强调
A: 市场竞争意识
B: 能力至上意识
C: 知识天价意识
D: 以人为本意识
答案:D
解析:组织文化的凝聚作用主要强调以人为本意识 。
26、【单选题】组织形象战略起源于
A: 日本
B: 法国
C: 美国
D: 英国
答案:C
解析:组织形象战略起源于美国。
27、【单选题】在考核评价一个对象时,经常会受到其对前一个对象评价的影响。绩效考核
中的这种心理偏差是指
A: 情感偏差
B: 近因偏差
C: 趋中化的偏差
D: 对照效应偏差
答案:D
解析:在考核评价一个对象时,经常会受到其对前一个对象评价的影响。绩效考核中的这
种心理偏差是指对照效应偏差。
28、【单选题】组织开展人力资源规划以及进行各项人事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依据是
A: 岗位分类
B: 职业培训
C: 人员激励
D: 绩效考核
答案:D
解析:组织开展人力资源规划以及进行各项人事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依据是绩效考核。
29、【单选题】有些人担心失去地位和职权而抵制变革,造成这种组织变革阻力的原因是
A: 心理原因
B: 经济原因
C: 社会群体原因
D: 政治原因
答案:A
解析:有些人担心失去地位和职权而抵制变革,造成这种组织变革阻力的原因是心理原
因。
30、【单选题】社会心理学家勒温关于组织变革的研究中,特别重视组织变革过程中的
A: 人的心理机制
B: 制定组织变革的措施
C: 组织成员的行为模式
D: 组织内部的协作效率
答案:A
解析:社会心理学家勒温关于组织变革的研究中,特别重视组织变革过程中的人的心理机
制。
31、【多选题】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应坚持 ( )
A: 综合性原则
B: 客观性原则
C: 联系性原则
D: 发展性原则
E: 科学性原则
答案:BCD
解析: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应坚持:客观性原则、联系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32、【多选题】态度的构成要素包括
A: 认知要素
B: 评价要素
C: 情感要素
D: 意向要素
E: 调节要素
答案:ABCD
解析:态度的构成要素包括:认知要素、评价要素、情感要素和意向要素。
33、【多选题】构成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的因素有
A: 群体的目标结构对成员的吸引力
B: 群体中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吸引力
C: 群体活动对所属成员的吸引力
D: 群体对满足成员个人需求的吸引力
E: 群体规模的大小对成员的吸引力
答案:BCD
解析:构成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的因素有:群体中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吸引力、群体活动
对所属成员的吸引力和群体对满足成员个人需求的吸引力。
34、【多选题】人类学家霍尔根据人们接触的距离,把人际关系的范围划分为
A: 亲密区
B: 熟人区
C: 社交区
D: 公众区
E: 隔离区
答案:ABCD
解析:人类学家霍尔根据人们接触的距离,把人际关系的范围划分为:亲密区、熟人区、
社交区和公众区、
35、【多选题】现代组织理论中的行为组织理论的主要特点有
A: 在形态上倾向于高耷的组织结构
B: 在形态上倾向于扁平的组织结构
C: 在集权与分权上偏重分权
D: 在集权与分权上偏重集权
E: 在专业化分工上提倡专业化
答案:BCE
解析:现代组织理论中的行为组织理论的主要特点有:在形态上倾向于扁平的组织结构、
在集权与分权上偏重分权和在专业化分工上提倡专业化。
36、【问答题】简述西方国家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答案:(1)社会系统学派。(1 分) (2)决策理论学派。(1 分) (3)系统管理学
派。(1 分) (4)经验主义学派。(1 分) (5)权变理论和管理科学学派。(1 分)
37、【问答题】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
答案:(1)需要和动机。(1 分) (2)兴趣和爱好。(1 分) (3)个性特征。(1
分) (4)过去经验。(1 分) (5)知识结构。(1 分)
38、【问答题】简述在管理实践中运用强化手段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案:在管理实践中运用强化手段须遵循以下原则,以求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1)
奖励与惩罚相结合。(2 分) (2)以奖为主,以罚为辅。(1 分) (3)及时强化。
(1 分) (4)奖人所需。(1 分)
39、【问答题】简述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特殊性。
答案:(1)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1 分) (2)人与人之间
的沟通,不仅限于信息的交流,而且包括情感、思想、态度和观点等的交流。(2 分)
(3)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心理因素有着重要的意义。(1 分) (4)人与人之间的沟
通,会出现特殊的沟通障碍。(1 分)
40、【问答题】简述绩效考核的方法。
答案:(1)排序法:又称排队法在各种企业组织中都比较常用。 (2)成果考核法:又
称对照法、工作标准法或绝对标准比较法。 (3)一一对比法:又叫对子比较法。
(4)目标对照法:又称目标管理评价法。 (5)因素评定法:又叫测评量表法。
(6)代表人物法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陆军评定军官的方法,后引入企业组织人员的考
核中。 (7)强迫选择法。该方法在运用时,要求该部门按规定的职工绩效等级比例对
人员进行分级评定。 (注:答对一点给 1 分,最多不超过 5 分)
41、【问答题】试述气质在管理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案: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气质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
动力。(2 分)人类的行为,主要的不是决定于气质,而是决定于在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
下的动机和态度,气质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只具有影响作用。(2 分) (1)气质类型本身
无好坏的区别。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优点和缺点,而且其优点和缺点几乎是相伴而生
的。在管理实践中,不能简单地评价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关键是充分认识其气质类型固有
的优缺点,以扬长避短。(2 分) (2)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低。气质能使人的
心理活动染上某些独特色彩,却不能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倾向性和能力的发展水平,因而也
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低。(2 分) (3)气质对工作性质和效率以及人际交往方式和
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2 分)
42、【问答题】结合管理实践试述如何在管理中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利用。
答案:(1)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在任何一个组织或正式群体中,都存在着非正式群
体,非正式群体有积极和消极两重功能。(2 分) (2)利用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因素。引
导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1 分)利用非正式群体内部压力大,标准
化倾向强的特点,做好引导工作,保证组织目标实现;(1 分)利用非正式群体内部信息
沟通灵敏、迅速的特点,使领导能及时收集群体的意见和要求,从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及时性(1 分);赋予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一定的权力(1 分);努力使非正式群体的组
织结构与正式群体的组织结构趋于一致。(1 分) (3)做好转化工作,限制非正式群体
的消极因素。要做好其核心人物的转化工作;(1 分)要使这种非正式群体的目标纳入组
织目标的轨道(1 分);要重视与他们的感情联络。(1 分)
43、【问答题】案例:吴军刚刚大学毕业来到一家钢铁公司,给张总经理作秘书。张总经理
可谓日理万机,因为公司的大小事情都必须向他汇报,得到他的指示才能行事。不久张总经理
因为每日太过奔波劳累,终于病倒了。这时,新上任了王总经理。他要求吴军学会分清轻重
缓急,有些事情可以直接转交其他副总经理处理。这样,王总经理就有更多时间去考虑公司的
长远目标,确立组织发展方向。因为业绩突出,王总经理干了一年就被调到总公司去了。之
后又来了李总经理。他到任之后.先是了解一下公司的总体情况,感到非常满意,就对下面的
经理说:“公司目前的运营一切顺利。我看大家都做的很到位,总经理嘛,关键时刻把把关
就可以了,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你们就看着办吧。” 结合案例资料,请回答: (1)你认为
三个领导的风格有区别吗?请按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归类。 (2)你认为哪个领导的管理
风格比较可取?
答案:(1)全年领导风格是有区别的.依据领导生命理论: ①张总采用的是传统的命令
式领导方式。(1 分)当下属的成熟度低,高任务、低关系的领导方式直接、见效快,但
对管理者的要艰非常高,且不利于激发下级的潜能,发挥团队的整体能力的,因此,不利
于长远发展。(2 分) ②王总采用的是以集权为主,辅以适当分权的说服式、参与式的
领导方式。(1 分)当下属的成熟度处于初步成熟,宜采取任务和关系行为均较高的领导
形态,即说服式的领导方式;当下属的成熟度处于比较成熟,人物行为要减少,关系行为
逐步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下级潜能。(2 分) ③李总采用的是低任务、低关
系的授权式管理。(1 分)这种领导方式在下属的成熟高时采用,使得下属发挥各自的特
长,让团队发挥 1+1>2 的作用。相反如果条件不成熟,很可能导致管理上的混乱。(2
分) (2)依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领导者的行为要与被领导者的成熟度适应,随被领
导者的成熟度逐步提高,领导方式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1 分)张总的管理风格只能在
下属的成熟度低时采取这种管理模式。(1 分)王总的管理方式不是最好的,但是应用最
广泛的,是当下属的成熟度处于初步成熟和比较成熟阶段可采取的领导方式。(1 分)李
总的领导方式不是一般的人及一般的团队所能仿效的,得看情况而论,当下属的成熟高时
才能有效。(1 分) 综合分析。(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