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01014
课程名称:针织服装设计
课程对应教材版本:
《针织服装设计》,曾丽 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年版
1
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针织服装设计
齐鲁工业大学编(2024 年)
2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针织服装设计》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必考的课程,是为
了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关于针织服装设计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而设
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以针织服装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为主要内容,重点介绍针织服装的概念和设计
特点,针织织物的组织结构、针织服装材质及肌理运用,针织服装造型、色彩、图案的设计,
针织服装系列设计方法与应用。本课程命题将充分体现该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能够使自学应考者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针织服装的基本概念、组
织结构及材料、肌理应用,明确针织服装设计风格与造型设计,掌握针织服装设计色彩与图
案设计应用,掌握针织服装设计各要点的设计理论与方法,能够进行针织服装系列设计,并
能熟练的运用于各类针织服装设计中,为工作后能够独立完成针织服装的设计及制作打下良
好的基础。
二、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和要求)
第一章 针织及针织服装概述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针织及针织服装的基本概念、针织的主要性能;了解针织服装的
分类;熟悉典型的传统针织服装及现代化和时尚化的手法,为以后的学习做知识准备,便于
后续课程的顺利进行。
2、考核知识点
(1)针织及针织服装
(2)传统针织服装
3、考核要求
(1)识记:针织的分类;针织基本概念;各类传统针织服装
(2)领会:针织物特性;针织服装的分类
第二章 针织物的组织结构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各类组织结构的线圈结构图,掌握针织组织结构的种类、特点,
掌握各类组织结构的外观和特征,掌握各类组织结构在服装中的设计运用,为后续学习打下
针织学基础。
2、考核知识点
(1)纬平针组织
(2)罗纹组织
(3)双罗纹组织和双反面组织
(4)移圈组织
3
(5)提花组织
(6)集圈组织
(7)其他组织结构
3、考核要求
(1)识记:纬平针组织结构;罗纹组织结构;双罗纹组织、双反面组织、挑花组织、
纹花组织的概念;集圈织物的概念;
(2)领会:纬平针组织的变化;罗纹组织特点;提花组织图案设计;其他组织结构
(3)简单应用:纬平针组织的款式设计;罗纹组织的服装设计;提花组织的服装设计
第三章 针织服装材质及肌理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各种纱线的外观和性能,了解各类线性材料,掌握针织材质和肌理,
验证其和针织物以及服装设计之间的关系,熟练进行材质肌理设计,为后续设计章节做知识
准备,打下设计基础。
2、考核知识点
(1)各类纱线及其分类
(2)针织服装线材设计
(3)针织服装肌理设计
3、考核要求
(1)识记:天然纤维纱线;化学纤维纱线;花式纱线;新型纱线;常用纱线分类;毛
纱的品号和色号;用纱要求;线性材料
(2)领会:针织服装纱线设计;组织结构的肌理效果;针织服装的肌理效果;表面装
饰肌理;其他肌理效果
(3)简单应用:表面装饰肌理及其他肌理效果;针织服装的材质组合应用
第四章 针织服装造型设计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形式美法则的运用,了解主要的针织服装设计风格,掌握针织服装
的廓型设计及细节设计,熟练运用造型元素进行针织服装设计,验证针织学知识与服装设计
的关系,为以后的学习做知识准备。
2、考核知识点
(1)针织服装的形式美法则
(2)针织服装的造型元素
(3)针织服装的设计风格
(4)针织服装款式设计
4
3、考核要求
(1)识记:反复和交替、节奏和韵律、比例、对称和均衡、对比和调和统一与变化的
特点与表现形式;点、线、面、体的特点
(2)领会:针织服装各造型元素的作用;针织服装的设计各类风格;针织服装细节设
计分类
(3)简单应用:针织服装的廓型设计及细节设计
(4)综合应用:综合运用针织服装造型要素进行针织系列服装设计
第五章 针织服装色彩及图案设计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纱线、组织结构和色彩关系,掌握针织服装各类配色方法,了解针
织服装图案分类及针织服装的图案设计,熟悉针织服装图案的实现形式,为以后的学习与设
计实践做知识准备。
2、考核知识点
(1)针织服装色彩设计
(2)针织服装图案设计
3、考核要求
(1)识记:色彩的属性与特征;纱线和色彩;组织结构和色彩;针织服装图案分类
(2)领会:针织服装各类配色方法;针织服装图案设计方法;
(3)简单应用:针织服装图案的实现形式
(4)综合应用:对针织服装系列设计运用不同配色方法进行色彩方案设计单一图案,
能以不同的实现形式运用到针织服装中
第六章 针织服装系列设计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如何寻找针织服装设计的灵感并进行转化和深化,了解设计主题
及其选择,掌握针织服装系列设计流程和各类设计方法,了解针织服装的时尚语言,能够综
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针织服装的系列设计。
2、考核知识点
(1)针织服装设计的灵感和主题
(2)针织服装的设计方法
(3)针织服装的系列设计
(4)针织服装的时尚语言
5
3、考核要求
(1)识记:设计灵感的寻找与转化;设计主题的选择;各类设计方法的概念;流行色、
流行纱线、流行款式的概念
(2)领会:各类设计方法特点及运用;时装流行的方式
(3)简单应用:针织服装系列设计流程和方法;设计图的表达
(4)综合应用:确定主题和风格,综合运用各种设计方法,进行系列针织服装设计
三、有关说明
大纲是根据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规定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并使
考核要求具体化的文件;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考试命题以及编写教材和自学辅导书的依
据。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得到贯彻和落实,兹将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的说明
1.大纲与教材的关系: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内容是大纲所规定课程内
容的扩展与发挥。大纲中规定的课程内容与考核知识点,教材中一般都有,反过来教材中有
的内容,大纲里不一定都体现。
2.为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在本大纲列出的课程内容基础上,对各章
规定了考试目标。明确考试目标,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
地系统学习教材;使命题教师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
难易度。本课程要求自学应考者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
3.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和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达到的
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的含义分别是:
识记:能识别和记忆大纲中规定的考核知识点的有关定义、特点、重大历史事件等。能
正确表述、选择、判断。是低的要求。
领会:能领悟和理解大纲中规定的有关考核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
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正确地解释、说明和论述。是中层次的要求。
简单应用:在领会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
论问题。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综合应用: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综合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
问题和实际问题,是高层次的要求。
(二)关于自学教材:
使用教材:《针织服装设计》,曾丽 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 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针织服装设计的重点概念、重点问题和重点方法。
6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具有正确分析针织组织、纱线、材料种类、特性等问题、解
决依据针织服装材质及肌理运用,针织服装造型、色彩、图案的设计,针织服装设计方法而
应用于针织服装系列设计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学习和钻研自学教材,
明确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
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之间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与领会联
系起来,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对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针织组织、
纱线、材料种类、特性,掌握针织服装造型、色彩、图案的设计,运用针织服装设计方法来
进行针织系列设计应用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
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
部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与兼顾一般结合起来,
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五)关于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考核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本课程命题考试的
内容。考试命题覆盖到章,并适当突出重点部分内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体现本课
程内容重点。
2.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是:识记占 20%、领会占 12%、
简单应用占 8%、综合应用占 60%。
3.本课程考试由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组成,满分 100 分,其中理论部分 40 分,实践部
分 60 分。理论部分的考试时间为 40 分钟,题型设单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实践部分的
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考核方式为手绘。
附录:题型举例
理论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的若干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号码写在题后的括
号内。
纬平针织物边缘的显著特征是( )
A.卷边现象 B.小波浪外观 C.凹凸条纹 D.孔眼效果
(二)名词解释:
1. 罗纹组织
7
2. 经典风格
(三)简答题:
简述针织服装的配色方法
实践部分
设计一款休闲并富有创新精神、贴近消费市场的针织服装设计(男女装不限,
上衣)。
要求:
1. 绘制设计服装的正背面款式图。
2. 色彩搭配不少于三种颜色,不包括黑、白、灰三色。
3. 撰写不少于 50 字的设计说明。
4. 手绘完成,水粉、水彩、马克笔等颜料、工具均可,表现方法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