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14230
课程名称: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
课程对应教材版本:
《VI 设计》,刘卉、张捷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版1
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
齐鲁工业大学编(2024 年)
2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必考的课程,
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关于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应用
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概述了企业形象系统(CIS)的内容和构成,以视觉识别(VI)设计理论和基本
方法为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 VI 的基本系统设计和应用系统设计,并详细介绍了 VI 设计程
序和设计手册。本课程命题将充分体现该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具体要求是:能够使自学应考者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 CIS 的概念及发展进程;领
会 CIS 中 MI、BI、VI 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着重掌握 VI 系统的策划顺序、设计方法;理解
VI 系统对企业品牌形象建立的重要性,并掌握课程中 VI 的具体操作中的基本步骤及基本的
设计方法;培养自学应考者用简练的形象表达丰富寓意的图形处理能力;根据企业经营理念
与发展需要,对企业内外的视觉形象进行系统化设计,完成企业形象策划、设计手册。
二、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和要求)
第一章 企业形象系统概述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 CI 的基本概念;了解 CI 的发展历程;学习 CI 的特征与功能;理
解 CI 的价值和在企业战略中的重要性,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做知识准备。
2、考核知识点
(1)CI 的基本概念
(2)CI 的发展历程
(3)CI 的特征与功能
(4)CI 的价值和企业战略的关系
3、考核要求
(1)识记:CI 的定义、特征、功能
(2)领会:CI 的发展历程
(3)简单应用:CI 的价值和企业战略的关系
第二章 CI 的系统构成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 CI 系统构成的三个要素: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
视觉识别(VI);学习 MI、BI、VI 的特征与作用;理解 CI 与 MI、BI、VI 之间的关系,为
后续章节的学习做知识准备。
2、考核知识点
(1)理念识别(MI)的内容、意义、特征
3
(2)行为识别(BI)的内容、意义、作用
(3)视觉识别(VI)的原则和特征
(4)CI 与 MI、BI、VI 之间的关系
3、考核要求
(1)识记:MI、BI、VI 的内容、作用、特征
(2)领会:CI 与 MI、BI、VI 之间的关系
(3)简单应用:VI 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VI 基本系统设计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 VI 基本系统设计的内容;掌握标志设计、标准字体设计、标准色
彩设计、辅助图形设计、吉祥物设计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学习 VI 基本视觉要素的组合规范,
并掌握 VI 基本视觉要素的组合设计,为以后的设计实践做知识准备。
2、考核知识点
(1)标志设计的定义、分类、思路、手法、标准制图
(2)标准字体设计的种类、特性、设计方法、标准制图
(3)标志色彩设计的原则、设计技巧、制图
(4)辅助图形设计技法
(5)吉祥物设计原则、特征、分类
(6)基本视觉要素组合规范的原则、样式、比例和尺度
3、考核要求
(1)识记:标志设计的定义与分类
标准字体的种类、特性
标准色彩设计和辅助色彩设计的内容
吉祥物设计原则和特征
(2)领会:标志设计的思路与手法
标准字体的设计方法
标准色彩设计的原则
吉祥物设计分类
(3)简单应用:标志设计的标准制图
标准字体的标准制图
标准色彩设计制图
辅助图形设计技法
(4)综合应用:基本视觉要素的组合设计
4
第四章 VI 应用系统设计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 VI 的不同应用系统;掌握 VI 在不同应用系统中设计要求、规范以
及设计技能,包括办公事务用品类、标识系统、环境系统、包装系统、服装服饰系统、交通
系统、展示系统和广告系统,为以后的设计实践做知识准备。
2、考核知识点
(1)办公事务用品的分类、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
(2)标示系统的分类和设计要求
(3)环境系统的分类和设计要求
(4)包装系统的分类和作用
(5)服装服饰系统的类型和设计原则
(6)交通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
(7)展示系统的设计要点
(8)广告系统的类型和特征
3、考核要求
(1)识记:VI 不同应用系统的分类和设计原则
(2)领会:VI 不同应用系统的内容
(3)简单应用:VI 在不同应用系统中的设计技能
(4)综合应用:VI 设计的系统设计
第五章 VI 设计程序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 VI 设计的基本程序,包括:设计准备阶段、设计开发阶段、反馈
修正阶段和编制 VI 设计手册;掌握综合设计、策划推广的技能,为以后的实践做知识准备。
2、考核知识点
(1)设计准备阶段的工作内容
(2)设计开发阶段的工作内容
(3)反馈修正阶段的工作内容
(4)编制 VI 设计手册
3、考核要求
(1)识记:VI 设计的基本程序
(2)领会:设计准备阶段和设计开发阶段的工作内容
(3)简单应用:反馈修正阶段的工作内容
(4)综合应用:编制 VI 设计手册
5
第六章 VI 设计手册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 VI 设计手册的功能、编辑、设计和制作,以及如何利用手册进行
有效的 VI 管理,为以后的实践做知识准备。
2、考核知识点
(1)VI 设计手册的功能
(2)VI 设计手册的编辑
(3)VI 设计手册的设计
(4)VI 设计手册的制作
3、考核要求
(1)识记:VI 设计手册的功能
(2)领会:VI 设计手册的编辑
(3)简单应用:VI 设计手册的设计
(4)综合应用:VI 设计手册的制作
第七章 VI 设计案例欣赏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增强对 VI 设计实际应用的理解和认识;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
作相结合,提升设计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2、考核知识点
VI 设计实际应用
3、考核要求
综合应用:VI 设计实际应用
三、有关说明
大纲是根据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规定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并使
考核要求具体化的文件;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考试命题以及编写教材和自学辅导书的依
据。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得到贯彻和落实,兹将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的说明
1、大纲与教材的关系: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内容是大纲所规定课程内
容的扩展与发挥。大纲中规定的课程内容与考核知识点,教材中一般都有,反过来教材中有
的内容,大纲里不一定都体现。
2、为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在本大纲列出的课程内容基础上,对各章
规定了考试目标。明确考试目标,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
地系统学习教材;使命题教师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
难易度。本课程要求自学应考者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
6
3、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和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达到的
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的含义分别是:
识记:能识别和记忆大纲中规定的考核知识点的有关定义、特点、重大历史事件等。能
正确表述、选择、判断。是低的要求。
领会:能领悟和理解大纲中规定的有关考核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
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正确地解释、说明和论述。是中层次的要求。
简单应用:在领会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
论问题。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综合应用: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综合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
问题和实际问题,是高层次的要求。
(二)关于自学教材:
使用教材:《VI 设计》,刘卉 张捷 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视觉形象识别(VI)系统设计的重点概念、重点问
题和重点方法。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具有正确分析视觉形象定位、设计风格、设计元素的规划与
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能够依据设计方法与设计流程进行 VI 系统设计的实际操作,通过
深入理解掌握 VI 系统设计的理论知识,提高 VI 系统设计的实践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学习和钻研自学教材,
明确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
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之间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与领会联
系起来,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对于所学知识正确运用到视觉形
象,进行系统化设计的能力。能够掌握 VI 系统具体操作中的基本步骤和设计方法,具备根
据企业经营理念与发展需要,对企业内外 VI 系统设计的实操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
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
部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与兼顾一般结合起来,
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五)关于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考核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本课程命题考试的
内容。考试命题覆盖到章,并适当突出重点部分内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体现本课
程内容重点。
7
2、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是:识记占 20%、领会占 12%、
简单应用占 8%、综合应用占 60%。
3、本课程考试由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组成,满分 100 分,其中理论部分 40 分,实践部
分 60 分。理论部分的考试时间为 40 分钟,题型设单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实践部分的
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考核方式为手绘。
附录:题型举例
理论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视觉识别(VI)被称为企业的 ( )
A.手 B.心 C.脸 D.眼
(二)名词解释题:
1. 企业形象
2. 视觉识别
(三)简答题:
简述视觉识别的特征。
简述视觉识别设计的基本原则。
实践部分
环保企业的吉祥物设计
要求:
1. 设计要求着色,造型不限,符合吉祥物的特征。
2. 体现企业的环保理念,符合环保企业的形象。
3. 易于公众识别和记忆,符合设计审美。
4. 设计说明,不少于 100 字。